国学导航遼海叢書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著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遼海叢書總目提要  (近人)金毓黻 撰

 

  ●目錄

  第一集

  第二集

  第三集

  第四集

  第五集

  第六集

  第七集

  第八集

  第九集

  第十集

  附集

  ◇遼海叢書總目提要◇

  ●第一集

  遼小史一卷 【 明楊循吉撰 傳鈔本】

  金小史八卷 【 明楊循吉撰 傳鈔本】

  循吉字君謙號南峰成化進士仕至禮部主事以上二書俱著錄楊氏南峰全集中有明刊本既未別行亦不易得丁氏八千卷樓舊藏亦為鈔本茲由上虞羅氏展轉借鈔惟原書譌奪太甚茲經詳校付印

  遼方鎮年表一卷 【 江寧吳廷燮撰 稿本】

  金方鎮年表一卷 【 江寧吳廷燮撰 稿本】

  吳向之先生研究東省輿地掌故久著令名所撰漢季三國兩晉南北朝唐五季方鎮南宋經撫元行省明督撫諸年表均已先後刊行茲又撰遼金方鎮年表蓋亦東三省沿革表之倫類故取其稿本付印焉

  渤海國記三卷 【 崇仁黃維翰撰 稿本】

  維翰字申甫曾官黑龍江呼蘭府知府卒於民國二十年撰呼蘭府志黑水先民傳行世而此書則其晚年所著也書凡三篇十四章上篇曰國統曰種族曰禮俗中篇曰地理曰職官曰人物曰物產下篇曰朝貢中國曰交聘日本曰比鄰新羅曰移國契丹曰遺民曰雜識曰年表先生卒時稿頗散亂由涂子厚學使囑鮑先生奉寬整比成書茲由涂氏借鈔刊以行世後附遼陽金氏校錄

  松漠記聞二卷 【 宋洪皓撰 顧氏文房小說本】

  洪氏宋臣奉使入金流居冷山著此書以紀見聞雖因原書不得攜出國境追憶而成此書語至簡略然紀艮維故實之最古者當推此書亦柳邊紀略東巡日錄諸書之所仿也茲經詳校付印

  扈從東巡日錄二卷 【 清高士奇撰 原刊本】

  高江村於康熙二十一年扈駕東巡出關撰此書皆紀在遼所見亦柳邊紀略之比著錄於小方壺輿地叢書者非足本茲取原刊本付印

  柳邊紀略五卷 【 清楊賓撰 仰視千七百二十九鶴齋叢書本】

  賓字可師號大瓢山人浙江安陽人康熙時其父越獲罪謫戍寧古塔賓出關尋父著此書皆紀途中所見也此書有三本一著錄小方壺齋輿地叢書者節刪太多一著錄昭代叢書者亦非足本一著錄於鶴齋叢書第五集者凡五卷前四卷與昭代本同後一卷則為昭代本所無此乃為足本也此諸本中惟鶴齋叢書第五集頗不易得故亟取而重印之

  鳳城瑣錄一卷 【 清博明撰 博明三種本】

  博明字希哲蒙古旗人此書為博明官鳳凰城時所作題為博明三種之一所紀皆遼東及朝鮮故實也原書今不多見遼陽金氏由朝鮮京城大學教授藤塚鄰氏借鈔又以奉天通志館藏本互校付印

  瀋故四卷 【 清楊同桂撰 原刊本】

  同桂字伯馨於光緒中葉隨宦海龍又官長春府知府與修吉林通志最熟於東省掌故者也海龍境內有女真國書摩崖近來奉省人始知之而楊氏於四十年前已拓得之並詳錄於此書中其他所紀遼東掌故何啻百數十事其用心之細蒐集之富已可見矣旌德汪氏藏有此書據以付印

  灤陽錄二卷 【 朝鮮柳得恭撰 傳鈔本】

  得恭字惠風東人之贍於文學者也柳氏於乾隆五十五年隨其國使臣赴熱河行宮賀高宗萬壽詠其所見而成此書一稱熱河紀行詩注蓋以詩為主而又自為之注也起於是年六月二十二日訖於十月初十日凡得詩四十九首

  燕臺再游錄一卷 【 朝鮮柳得恭撰 傳鈔本】

  此書為嘉慶六年柳氏奉使入燕時所作起是年二月十五日訖六月十一日凡得三十三則中亦多及遼事以上兩書向無刊本漢城權氏相老鈔以貽遼陽金氏據以付刊此為異國人紀中朝事蹟之書不參利害之見頗能得真故可貴也

  ●第二集

  遼東志九卷 【 明嘉靖十六年重修 據活字本覆刊】

  此書之明刊本曾著錄於范氏天一閣見存書目今不知流落何所現世祇順德李氏及日本前田利為侯爵尊經閣所藏為明刊本又有覆刊活字本而流傳亦少茲據活字本覆刊又尊經閣本缺二葉則據順德李氏藏本補入

  全遼志六卷 【 明嘉靖四十四年修 傳鈔本】

  此即遼東志之續修本北平圖書館藏有明刊本惟不及瀋陽王氏所藏之佳往者內藤湖南博士編印蒙古叢書雖列此書於目內而迄未刊行茲據遼陽袁氏鈔本付印而以江寧吳氏大連圖書館兩寫本校正其奪誤焉又遼東全遼兩志異同頗多經高鳳樓許麟英兩君別撰校記附於本書之後

  ●第三集

  遼陽州志二十八卷 【 康熙二十年知州楊鑣修 鈔本】

  此書未見刊本今僅北平圖書館藏有寫本蓋當日呈部之本也遼陽袁氏曩自北平借鈔得之據以付印

  鐵嶺縣志二卷 【 康熙十六年知縣賈弘文修 刊本】

  此志舊有刊本民國四年新修縣志亦附載之蓋就當日呈部之稿加以移易增補者也

  鐵嶺縣志二卷 【 康熙二十二年知縣李廷榮補輯 鈔本】

  此書為當日呈部原本今藏北平圖書館其中職官一項敘至康熙二十二年則李氏就賈修原本補入者也

  錦州府志十卷 【 康熙二十一年知府劉源溥孫成修 鈔本】

  此書向無刊本錦州張仲異由北平圖書館鈔出茲據以付印此亦當日呈部之本也

  塔子溝紀略十二卷 【 乾隆二十八年理事通判哈達清格修 原刊本】

  塔子溝即今淩源縣治當日理事通判所轄實括三座塔在內後設朝陽府者是也而熱河志之修尚後於是書八年則此為熱河省創修之志書矣其後所修之承德府志曾引用之並世祇龍江于氏有此書茲假鈔以付印世之考熱河東南部方輿掌故者當取資焉

  岫巖志略十卷 【 咸豐七年岫巖鳳凰城海防通判台隆阿修 傳鈔本】

  此書向無刊本宜興陳氏購得寫本二冊亦遼陽州志錦州府志之流亞故亟取而印行之

  何氏瀋陽紀程一卷 【 清江寧何汝霖撰 原刊本】

  汝霖字雨人道光九年雨人官尚書隨駕東巡至瀋陽起八月十八日訖十月二十三日往還六十六日此書即其途中日記也遼陽袁氏購自燕巿取以付印

  潘氏瀋陽紀程一卷 【 清吳縣潘祖蔭撰 原刊本】

  按潘伯寅尚書於同治六年以工部侍郎奉派赴盛京勘驗福陵牌樓工程起四月二十三日訖六月初二日往還凡三十五日末附奏報此即其途中日記也此為旌德汪氏所藏因與何氏書同名故假而並刊之

  東北輿地釋略四卷 【 興義景方昶撰 稿本】

  景氏字明久清光緒進士官湘南辰州知府所著知所貴齋剳記稿藏於家此書係先生在日親自剳記中錄出其介弟禔以貽遼陽金氏皆考證東北輿地之作向曾刊入東北叢刊流傳未廣故取而重刊焉

  黑龍江輿圖一冊 【 六十一幅武進屠寄撰 石印本】

  黑龍江輿圖說一卷 【 武進屠寄撰 活字本】

  屠氏此圖撰於清光緒二十五年時居黑龍江為應會典館之徵求而作也印成未久即遭庚子城陷之難圖說俱失或謂為俄人攜去故外間流傳極少龍江于氏於初印成時得其圖而魏氏馨若又藏有圖說茲俱承見假據以付印

  ●第四集

  醫閭集九卷 【 明義州賀欽撰 明刊本】

  欽字克恭明史有傳學者稱醫閭先生其子士諮亦有名四庫著錄之醫閭集外間不易見茲覓得明刊本詳校付印紀錄彙編續說郛皆有醫閭漫記一卷即自集中錄出

  耕煙草堂詩鈔四卷 【 清瀋陽戴梓撰 原刊本】

  梓字文開號耕煙老人浙江仁和人康熙中謫居瀋陽因家焉此集舊附刻慶芝堂集後茲取而覆刊焉

  慶芝堂集十八卷 【 清瀋陽戴亨撰 原刊本】

  亨字遂堂梓之子也為遼東三老之一三老之詩如李鐵君陳石閭馬大鉢皆有新刊本行世而戴氏此集世不多見亦迄無重刊者亦可異矣茲取原刊本精校付印庶三老之詩可並傳於天壤間

  在園雜志四卷 【 清遼陽劉廷璣撰 原刊本】

  廷璣字玉衡自署曰遼海劉某而國朝詩別裁集稱為遼陽人茲從之廷璣著有葛莊分體詩鈔及此書原刊本不多見往歲申報館覆印小活字本今亦難得今依原刊本及活字本詳校付印

  愛吟草一卷 【 前草一卷附和詩一卷及題跋殉節錄 清承德常紀撰 原刊本】

  紀字銘勳一字理齋乾隆丁丑進士官崇慶知州遭降蠻變亂殉焉遼陽王瑤峰先生為序而刊之今由其遺族覓得原刊本重為印行常氏忠節炳然此集又絕少流傳發潛闡幽其何可緩

  解脫紀行錄一卷 【 清錦州金科豫撰 稿本】

  科豫字笠庵為瀋陽書院之高材生後以舉人出知貴州仁懷等縣柳氏灤陽錄及燕臺再游錄中曾數言之茲由其遺族覓得稿本付印

  三槐書屋詩鈔四卷 【 清錦州金朝覲撰 稿本】

  朝覲字午亭為科豫之從兄弟嘉慶辛未進士能詩與科豫實相伯仲其玄孫景芳藏有稿本故取而併印焉

  ●第五集

  皇清書史十卷 【 義州李放撰 稿本】

  放別號小石文石先生之冡子也著書極多前者唐君立庵由其家覓得稿本久之始得付印

  畫家知希錄三卷 【 義州李放撰 稿本】

  此亦稿本由立庵覓得者也所錄皆為諸論畫書所無者故曰知希錄其可貴亦在此

  ●第六集

  遼文萃七卷 【 清王仁俊撰 原刊本】

  仁俊字扞鄭吳縣人此書為續繆氏遼文存而作凡文存所載者皆不之取網羅頗富近人黃任恆有遼文補錄亦繼文存而作繇其未見王氏此書故其所收頗有出入然此書網羅之富過於黃氏數倍頃間上虞羅福頤又有遼文拾補所收益多見存之遼文大略具於此矣此書刊於光緒三十年而罕傳本合肥闞氏藏有原刊本茲據以付印

  黃華集八卷 【 金王庭筠撰 遼陽金毓黻輯本】

  庭筠字子端晚號黃華老人熊岳人金史文藝傳作河東人誤也又金史載其有藂辨十卷文集四十集今俱不傳茲自羣籍中輯出文一卷詩一卷詞一卷附其父兄子姪之作一卷凡得四卷又紀事一卷題識一卷雜記一卷皆為附錄末附年譜一卷共為八卷

  雙溪醉隱集六卷 【 元耶律鑄撰 清李文田箋 知服齋叢書本】

  鑄字成仲元中書令楚材之子也累官中書左丞相家於義州四庫著錄是書即為六卷非足本也繆荃蓀自庫本鈔出而李氏為之箋龍氏刊入知服齋叢書中茲又取刊本重為校印焉彊邨叢書有雙溪醉隱詞一卷亦自是集錄出

  李鐵君文鈔二卷 【 清李鍇撰 用傳鈔本補輯】

  鍇字鐵君一字眉山晚號焦冥子鐵嶺人隸漢軍鑲白旗著有文集十卷未見傳本往歲陳慈首 【 思】 購得先生文鈔一冊迻贈遼陽袁氏惟僅二十六首茲又自八旗文經及他書補輯五十餘首釐為二卷他日當更覓足本重印之

  含中集五卷 【 清李鍇撰 傳鈔本】

  鐵君隱居盤山以詩歌自娛與戴亨陳景元共稱遼東三老所著詩曰睫巢集此名含中集則初稿也往歲遼陽袁氏得此稿於北平書肆睫巢集已有刊本而此集多有異同故取而重印之

  瑤峰集二卷 【 清王爾烈撰 遼陽金毓黻輯本】

  爾烈字君武一字瑤峰遼陽人乾隆辛卯進士舊有遺集未刊而佚遼陽孫氏藏先生手寫詩卷一冊題曰同游千山詩錄茲又於此冊外蒐得詩文若干首署曰瑤峰集為印行之

  兩漢字句異同考一卷 【 清蔣國祚撰 附兩漢紀本】

  國祚字梅中毓英之子國祥之弟也國祥字蘿村先世遼陽人寄居寶坁國祥字蘿村曾刊兩漢紀兩南唐書而梅中作異同考附兩漢紀以傳亦精校刊者也

  指頭畫說一卷 【 清高秉撰 昭代美術兩叢書本】

  秉字青疇號澤公晚號蒙叟鐵嶺人恪勤公其佩之孫也此書述恪勤公之畫法青疇亦託興丹青兼工摹印

  白石道人歌曲疏證六卷附別集一卷 【 近人陳思撰】

  白石道人年譜不分卷      【 同上】

  清真道人年譜不分卷      【 同上】

  稼軒先生年譜不分卷      【 同上  以上俱稿本】

  思字慈首遼陽光緒壬寅舉人著書甚多先取此四種印行之

  ●第七集

  全遼備考二卷 【 清林佶撰 傳鈔本】

  佶字吉人閩侯人康熙進士此書為漢陽徐行可氏 【 恕】 鈔藏內容與昭代本柳邊紀略無異惟每節或數節冠以標目是為小異易其稱題又以為林氏所撰不曉何故考英和卜奎賦注數引林佶全遼備考其文悉同紀畧可知易稱此題由來已久茲向借鈔並不避複出依原本付印以供學者考究焉

  東三省輿地圖說一卷 【 清曹廷杰撰 刊本】

  廷杰字彝卿湖北枝江人光緒甲申以知縣需次吉林奉派考查吉江兩省與俄交界凡七閱月歷二萬里歸來撰簡明圖說隨摺進呈別有輿圖吉林李君靜生曾藏一幀旋失去久覓未得問影樓藩屬輿地兩叢書及單行刊本皆無圖茲據以付印此書精於考證為講遼東輿地必讀之作

  東北邊防紀要二卷 【 同上 藩屬輿地叢書本】

  此書亦紀中俄交界蓋為輿地圖說之餘稿撰於光緒十一年

  西伯利東偏紀要一卷 【 同上 振綺堂刊本】

  此書亦撰於查勘中俄交界時曾收入小方壺齋輿地叢書一名伯利探路記而有節刪茲取是本重印行之

  盛京疆域考六卷 【 清楊同桂孫宗翰同輯 聚學軒叢書本】

  同桂所著瀋故已著錄此書為隨宦海龍廳時所作孫氏亦與其役所考盛京地理皆以正史地理志為綱而引諸書以證之

  錦縣志八卷 【 康熙二十一年知縣王奕曾劉惠宗修 鈔本】

  廣寧縣志八卷 【 康熙二十一年知縣張文治項蕙修 鈔本】

  寧遠州志八卷 【 康熙二十一年知縣馮昌奕王琨修 鈔本】

  此二縣一州之志北平圖書館所藏寫本為錦州府志之分稿其文無大異同惟卷首之圖較詳茲以前代志書難得壹依原本印行焉

  蓋平縣志二卷 【 康熙二十一年知縣駱雲修】

  開原縣志二卷 【 康熙五十七年知縣劉起凡周志煥修】

  此二志亦為北平寫本凡康熙諸志皆為修一統志時徵取之稿成書倉卒故爾時各省未有印本

  布特哈志一卷 【 近人孟定恭撰 稿本】

  定恭字靜雙本名索米子宏居黑龍江為大胡里人原為大賀氏契丹遺胤也布特哈區近已設治惟其區域廣漠向乏人為之紀載孟氏剏修此書雖取材未豐亦可謂難能可貴矣

  ●第八集

  翰苑一卷 【 唐張楚金撰雍公叡注 據日本景印本覆校】

  楚金名見兩唐書忠義傳歷仕高宗武后所著翰苑三十卷著錄新唐書藝文志日本流傳殘本一卷為蕃夷部紀烏桓鮮卑夫餘高麗肅慎諸蕃皆屬遼東故實其文如事類賦而雍公叡為之注內藤湖南博士考之詳矣此書經傳寫譌奪滿紙茲檢原書為之是正其無書可檢者則闕之

  使遼語錄一卷 【 宋陳襄撰 宋刊古靈集本】

  襄字述古侯官人宋史有傳撰古靈集二十五卷末附使遼語錄一卷日本靜嘉堂文庫藏有宋刊本即歸安陸氏皕宋樓故物也是書紀自宋入遼上京之行程視薛映富弼所紀為詳茲向靜嘉堂主人借鈔以印行焉

  遼東行部志一卷 【 金王寂撰 藕香零拾本】

  寂字元老玉田人金史有傳又見中州集此書則其提點遼東刑獄時行部之作也始章宗明昌元年二月十二日訖於是年四月七日以下尚有佚文原自永樂大典中錄出繆荃蓀氏曾刊入藕香零拾茲取而重刊焉

  鴨江行部志一卷 【 同上 海鹽朱氏節本】

  此書亦為王氏官遼東時行部之作起明昌二年二月乙丑訖是年三月庚申凡一月有二日以下亦有佚文滿洲源流考曾數引是書而世無傳本近年海鹽朱氏購得此本乃盛伯希氏舊藏亦自永樂大典中錄出者朱氏節取其大要撰成考證一篇載入地學雜志而原本訖未付刊不可即得茲姑就朱氏所考證者附印於遼東行部志後以與世人共見焉

  遼紀一卷 【 明田汝成撰 傳鈔本】

  汝成字叔禾錢塘人嘉靖丙戌進士明史有傳所紀遼東事多與明實錄有異同曾著錄四庫雜史類存目日本靜嘉堂文庫藏有鈔本茲經借鈔付印

  遼陽聞見錄 【 清顧雲撰 傳鈔本】

  雲字石公上元人光緒間曾任吉林通志總輯甲午中東之役又參吉林將軍長順幕此錄參軍幕時紀聞見之作也遼陽袁氏在清史館錄得鈔本校以付印

  耳書一卷 【 清佟世思撰】

  鮓話一卷 【 同上 俱與梅堂遺集本】

  世思字儼若遼陽人隸漢軍正藍旗所著有與梅堂遺集十二卷末附刊此二書耳書記其聞見荒怪之事分人物神異四部鮓話則官恩平時記其風土之書也又仰視千七百二十九鶴齋叢書亦收鮓語一卷

  旗軍志一卷 【 清金德純撰  海類編本 昭代叢書本】

  德純字素公遼陽人隸漢軍正紅旗此書敘八旗之所由始與其閥閱之等爵秩之序及春秋講武之政賞罰之法文亦簡要有法

  嘉慶東巡紀事三卷 【 嘉慶十年 闕名 鈔本】

  按此由清仁宗嘉慶十年東巡詣盛京謁陵之紀事也自是年七月十八日啟鑾起至九月十二日入關止原購鈔本二種一名東巡紀事一名盛京路程不詳撰人氏名所紀實為一事茲併為三卷紀事一卷路程一卷雜記一卷雜記所載東巡儀注行營條例扈從諸臣姓名錄實錄及東華錄所紀皆無如此之詳且可考見盛京行程故釐訂而印行之

  蜀軺紀程一卷 【 清文祥撰 文文忠公事略本】

  文祥字博川姓瓜爾佳氏隸滿洲正紅旗世居瀋陽累官武英殿大學士是書為奉派往陝西查辦事件時所作起咸豐四年七月二十一日訖五年正月二十二日

  巴林紀程一卷 【 同上  同上】

  是書為奉派往巴林旗時所作起咸豐七年十二月十二日訖八年二月初一日以上二書皆紀載行程之作文忠相業可稱而無專集故取此二書印行之

  四庫輯永樂大典書目一卷 【 清孫馮翼撰 傳鈔本】

  馮翼一名彤字鳳卿承德人 【 即今瀋陽】 貴州巡撫曰秉之子曾刊問經堂叢書行世近人邵瑞彭書目長編著錄是書後於杭州書肆求得之又為補其闕遺印以行世

  永樂大典書目考四卷 【 近人郝慶柏撰 稿本】

  慶柏字瑤圃海城人究心目錄學此書第一卷為四庫著錄之大典書目第二卷為四庫中之大典存目第三卷為四庫未收之大典書目第四卷為自大典目錄中錄出之書目意在補孫鳳卿輯目之未備故取而并刊焉

  楝亭書目四卷 【 清曹寅撰 傳鈔本】

  寅字幼清一字子清號楝亭瀋陽人自署則曰千山曹寅又籍於遼陽矣此本乃其家藏書目上虞羅氏跋云光緒丁未秋從長白寶孝劼太守藏稿本傳寫於春明象來街庽居羅振玉記北平圖書館月刊曾取而印行惟分期散見且不易得茲從羅氏借鈔而校印之

  瀋館錄七卷 【 朝鮮人撰 廣史本】

  此書無撰人姓名為朝鮮世子李??山壬?被質於瀋陽時之紀事起清太宗崇德二年正月訖世祖順治元年八月往者滿蒙叢書所收瀋陽日記僅印九卷不及全書之半又近刊之瀋陽狀啟則與日記相表裏此書實為日記狀啟之簡本向者朝鮮所刊廣史收之上虞羅氏藏有鈔木以其難得故借而印行之

  瀋陽日記一卷 【 朝鮮宣若海撰 原刊本】

  此書撰於明思宗崇禎三年即清太宗天聰四年在瀋館錄之前亦紀瀋陽聞見日本稻葉君山博士藏有原刊本假以付印

  ●第九集

  雪屐尋碑錄十六卷 【 清盛昱撰 稿本】

  盛昱字伯羲號意園清宗室累官國子監祭酒喜蠟屐訪碑起崇德訖光緒近九百篇皆出京畿近郊錄而存之祭酒歿後遺稿存楊子勤太守 【 鍾羲】 所日本內藤湖南博士又為錄成清本茲由博士家借鈔付印此書所錄諸碑皆屬旗籍可備八旗掌故又以其祖籍咸出遼左故收入叢書而刊行之

  滿洲祭神祭天典禮六卷 【 清乾隆年官修 武英殿本】

  清乾隆十二年始撰此書為滿文本至四十二年又譯為漢文於是有滿文漢文兩本近人金九經氏以盛京故宮舊藏滿文本校漢文本附以通禮會典諸家記載顏曰改訂滿洲祭神祭天典禮惟移易卷次節刪重複殊非原書面目茲依漢文原本付印又以卷六有圖而無釋取金氏所譯編為目次既便尋檢且可與改訂本並行不悖焉

  夢鶴軒楳澥詩鈔四卷 【 清繆公恩撰 稿本】

  公恩字立莊一字蘭皋又號楳澥瀋陽人官國子助教工詩善畫蘭著有夢鶴軒詩二十四卷已佚往歲金息侯於北平海王村書攤購得先生詩鈔六卷介遼陽袁氏以貽其曾孫東霖太史茲又自太史借得原稿訂為四卷付印先生又有題蘭稿一卷舊有刊本而此集中亦間載之洪北江集有贈繆公子公儼詩公儼即先生之原名今此集中亦有與北江唱和之作

  ●第十集

  易原十六卷 【 清多隆阿撰 稿本】

  多氏字雯溪姓舒穆祿氏世居岫巖道光乙酉拔貢自署所著則曰慧珠閣其後人則冠姓李張玉綸氏為先生志墓稱著有易原十五卷易圖說一卷易蠡十五卷今惟易原有清本為岫巖李慶彰所鈔藏舉以貽遼陽袁氏茲故據以付印其作十六卷者合易圖說一卷併計之也易蠡亦有稿本惟塗乙太多不易整理容俟異日續印

  毛詩多識十二卷 【 同上 傳鈔本 嘉業堂刊本 遼陽張氏排印本】

  蚤年遼陽張繡江之後裔排印此書以為繡江作後吳興劉氏亦刊此書題曰多隆阿撰頗滋人疑及讀何紹墀陽宅拾遺序稱多氏有毛詩多識十二卷又遼陽袁氏藏舊鈔本有多氏再序亦稱雯溪氏自識乃知張刻之誤或疑張氏有意攘美然張氏為多氏誌墓亦稱有毛詩多識十二卷得此乃知張氏決非攘美證以袁氏藏本始知為張氏後裔誤署

  慧珠閣詩一卷 【 同上 稿本】

  張繡江多氏墓誌稱著有慧珠閣詩鈔十八卷文鈔四卷詩話四卷文鈔詩話皆未之見詩鈔祇十七卷稿本尚在茲先選印一卷餘俟續印先生又有陽宅拾遺地理一隅等書早已刊行故未之及

  毛詩古樂音二卷 【 清張玉綸撰 稿本】

  玉綸字繡江遼陽人隸漢軍正白旗道光壬辰舉人先生因聞樂譜悟古音而作是書

  夢月軒詩一卷 【 同上 稿本】

  此書自張氏遺稿錄出

  大元大一統志殘本十五卷輯本四卷攷證一卷附錄一卷 【 近人金毓黻等輯】

  大元大一統志一千三百卷 【 或云一千卷】 刊於順帝至正六年明代即罕傳本清初亦僅存殘本數十卷又永樂大典中引用甚夥茲借鈔北平圖書館及諸家所存殘本零葉編成十五卷又萃諸書引用之文輯成四卷別撰考證一卷並錄諸家敘錄之語為附錄一卷共得二十一卷此書世既罕見而志遼事尤詳故附載叢書之後而為考輿地取資焉

  ●附集 【 別行】

  永樂別錄二卷 【 近人吳廷燮撰 稿本 凡二冊】

  宣德別錄二卷 【 同上 同上 凡二冊】

  以上兩書皆自明實錄鈔出多紀遼事

  滿洲實錄八卷 【 清代官修 凡四冊】

  此書為盛京故宮舊藏圖說並載曩者奉天通志館向取付景印茲又取其圖付景印而改其說為排印以便考覽

  熱河志一百二十卷 【 乾隆四十六年官修 凡二十四冊】

  此書僅有武英殿本傳世極少近以罕得價至千金茲據精鈔本付印而以盛京故宮本借校之中有插圖一百六十餘幀俱經影繪付印

  右凡十集每集十冊共一百冊計書八十三種三百七十七卷圖一冊又附集三十二冊計書四種一百三十二卷

  始功於癸酉十月訖功於丙子四月

  遼海叢書總目提要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ed by www.guoxue123.com ©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