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导航-儒家文献资料汇编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著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温公易说

 

  〖温公易说〗卷。北宋司马光(1019-1086)撰。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山西夏县人。宝元进士,初授奉礼郎,签苏州判官,累迁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英宗时,进龙图阁学士。神宗即位,擢翰林学士,熙宁三年(1070)以端朗殿学士知永兴军,次年,改判西京御史台,迁资政殿学士。哲宗即位,召为门下待郎,进尚书左仆射,卒赠太师、温图公,谥文正,一生撰有《资治通鉴》、《稽古录》、《涑水纪闻》、《潜虚》等书。此书成于何时尚待考定,《宋史·艺文志》注司马光曾作《易说》一卷,另三卷,《系辞说》二卷,此为是书六卷的由来,但在宋代,书已不传,故《经义考》将其列为已佚之书。清修《四库全书》,馆臣于《永乐大典》中辑出,依《宋志》所录,重新厘作六卷,然内容已颜简略,其释诸卦,每卦或三、四爻,或一、二爻全封无解说者;唯《系辞》部分还属完备,而《说卦以下仅有二条。《四库全书总目》认为所缺部分当为作者未及完成而致。司马光撰写此书,是因为前人注《易》,多有虚渺无稽之说,如王弼以老、庄之学解《易》,作者便认为已非《易》之本旨,不足为据。故其所解绝不杂释老之学,唯以儒家“中庸”思想建说立论,认为阴阳相逐,非太极则不成,刚柔相戾。非中正则不行,强调天卜之德虽众却萃于刚柔;天下之道虽多却会于中正、指出刚柔者为“德之府”;中正者为“道之津”,故有刚而无中:则暴以亡;有柔而无中正则邪以消凡其说解,多不袭先儒旧说,如解“同人之彖”君子乐于忍人同,小人乐与人异。君子同其远,小人同其近“坎之大象”:水之流也,习而不止,以成大川”“人之学也;以成大贤。“咸之九四”心苟倾焉、则物以其类应之,故喜则不见其所可怒,怒则不见其所可爱,如此等等,都与实际互有联系,成为宋人解《易》巾的义又-流派。在《易》学发展史上占有-定的地位。通行本为《丛书集成》初编本,另又有”《四库全书》本,《经苑》本及《榕园丛书》甲集本。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ed by www.guoxue123.com ©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