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导航-儒家文献资料汇编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著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子路

 

  〖子路〗(前542年一前480年)姓仲,名由,字子路,又称季路。春秋末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卞桥镇)人。出身于微贱家庭,少年时代生活贫寒。从事过各种劳动,性情粗野,曾陵暴孔子,后请为弟子。为季氏宰时派高柴为费宰,参加“随三都”,促成“堕费”。后来,自始至终跟随孔子周游列国。在卫国曾为孔悝的蒲邑的蒲大夫。随孔子回鲁国后,也一直末辞此职。鲁哀公十四年(前481)曾被季康子派去和邾国谈判。卫国卫出公十三年(前480),内乱,子路被杀。他以政事著称于世,善于治理军赋。孔子认为他可以治理千乘之国的军赋。在卫国任蒲大夫期,孔子三称其善。他能做到“恭敬以信”而“民尽力”;“忠信以宽”而“民不偷”;“明察以“民不扰”。他孝敬父母,自己吃野菜充饥,而到百里之外去背米奉养父母,人称其对父母“生事尽力,死事尽思”。他救穷济贫,在鲁国和卫国当官时都曾以自己的粮食救济贫民。还能把自己的车马、衣服给朋友用,用坏了也不感到遗憾。他办事认真,信守承诺。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小邾国名叫射的人。带领勾绎的人来投鲁国,指名要子路来定约,他认为不应鼓励背叛自己国家的不义之事。所以,没有执行这项任务。他忠于孔子,孔子有病,他为之祈祷。在陈绝粮时,他想办法给孔子做饭,在周游列国途中,起了保护作用。他忠于职守,卫国内乱时,主人孔悝被劫持,他临危不惧,冒死援救孔悝,以身殉职。人果敢、直爽,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孔子提出问题,他总是第一个发言,并敢于对孔子的言行提出不同看法。如反对孔子见南子和拟应公山弗扭、佛之召,怀疑孔子的“正名”主张等,但孔子称誉他是志同道合的学生。他性情急躁,动作迅猛,因而有时表现鲁莽。他勇武过人,见义勇为,如抢救溺水者,孔子多次予以赞扬,并说自己不如子张勇武。他主张,为了行道,要不怕困难,不怕劳苦和牺牲,见义勇为。还具有“闻过则喜”的品德。人称其为“至贤”,有“亚圣之德”。他对后世颇有影响。东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图中,孔门弟子注名者不多,他是注名者之一。东汉明帝即开始以其配祀孔子。唐玄宗开元八年(720)称“十哲”之一;二十七年(739)封为“卫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改封“河内公”;度宗咸淳三年(1267)改封“卫公”从祀孔子。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ed by www.guoxue123.com ©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